2023

【中间美术馆】新展预告|意义

/uploads/image/2023/08/24/00.png

艺术总监:卢迎华

策展人:管陶然

助理策展人:那荣锟、朱雅楠

“意义”展的起意与我们近况有关。回望过去漫长的三年多时间,旅行几乎中断。

但在有限的条件下,我们也依旧努力与世界各地的创作者及艺术机构保持着一定的联系。这个在美好的全球化时期生长出来的艺术网络经历了由于物理空间和思想智识上的阻隔所带来的种种考验,仍然保持着友谊的信念,在无法见面的情况下将其他地方的艺术讯息传递给我们。透过这样一些联系,我们有机会了解到全球年轻创作者的一些近况,其中以录像艺术为主要的创作媒介。在身体无法抵达彼岸的情况下,来自全球各地的影像创作为我们保留一个透视世界的窗口。

/uploads/image/2023/08/24/01 许哲瑜,白屋,2022年,VR 360°装置,16分钟6秒.png

许哲瑜,白屋,2022年,VR 360°装置,16分钟6秒

我们通过活跃于东亚各地的策展人推荐的艺术家名单展开了一场地毯式的田野调查,看遍了几乎所有在近五年内崭露头角的东亚、东南亚、南美录像创作者,最后所选定的15部作品,来自14位/组艺术家,时间跨越了从2012年至今的十余年间。他们的创作视角、手法、问题意识各有千秋,但却都展现了创作者直面现实和困境的诚意和勇气,认真思考和呈现人类的生存处境,关怀人的灵魂和感情,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力作。这些作品中所揭示的各种遭遇,个体的、集体的、当下的、历史的、肉体的、情感的困顿,以及人在面对这些限度的时刻所展现的恐惧、无助、绝望与希望,是人的本真最为真切的证词。经历了过去几年的跌宕,无论从经验上还是从情感上,我们都更能体认这些作品中所描述的种种情状,在其中看到他者,也照见自己。在一定程度上,这些作品提供了有关人性和意义的一课,这也是我们今天迫切需要的一课。

/uploads/image/2023/08/24/02 渡边玛雅,边缘的,2019年,单频彩色有声录像,64分钟.png

渡边玛雅,边缘的,2019年,单频彩色有声录像,64分钟

在疫情三年中,我们不仅饱尝对疾病的恐惧,也频繁经历着情感上的冲击,思想上的困顿与迷茫。如何理解这个似乎突然陷入纷争分裂、仇恨隔阂的世界图景,我们在和谐向好的全球化时代成长生活的经验,已完全不足以面对今天的失序。2022年12月9日,新冠疫情的威胁依旧真切地盘旋在我们的头上,我们在线上举行了斯洛文尼亚学者阿伦卡·祖潘契奇与中国学者赵京华的对话。在对话中,祖潘契奇教授揭示了一种我们所身处的迷雾——阴谋论。特别是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间,我们深刻体会到真相与虚幻难以区分,种种阴谋论疯狂滋生。阴谋论是我们时代的神经官能症,无时无刻不在我们周围流传,有时甚至像传染病一样蔓延,干扰我们的视听。与之对话的赵京华教授敏锐地指出了阴谋论发展演变的历史渊源,特别是其与批判理论之间的关系。这样一种症候的兴起共享了上个世纪六十到七十年代现代社会到后现代社会的一个转变。在这个转变中,我们曾经信以为真的科学、真理、理性、事实、革命、解放,这些所谓唯一的真实性受到了质疑,进入到了大众消费社会,也就是拉图尔所说的相对主义的时代。在这个背景下,阴谋论接管了批判理论的能量。然而,逐渐地,阴谋论最初所具有的一股追寻另一个真实的激情,最终滑落到揭露阴谋和批判的方面,变成一种娱乐消费的现象。

/uploads/image/2023/08/24/03 安正柱,《手牵手》与《永远的朋友》,2016年,单频彩色有声录像,8分钟30秒.png

安正柱,《手牵手》与《永远的朋友》,2016年,单频彩色有声录像,8分钟30秒

阴谋论的喧嚣,是以批判理论的沉默和意义的失重为代价的。尽管批判理论在后现代主义继续存在,但受新自由主义的冲击,伴随着经济秩序运转的转变,批判理论在知识史的思想、我们的良知文化的层面上,其重要性日渐下降。没有任何事在社会上变得重要了,在消费主义浪潮中,思想的消费也成了普遍消费的一部分。透过这个讨论,我们明确地意识到,阴谋论的兴起需要被视为全球严峻转变的一个症状,是我们社会和经济运作的方式之一。阴谋论对于每件事的挑剔与批评是非常抽象的批判,是普遍的怀疑主义,一切都是可疑的,一切都可能不是现在。阴谋论由此化身为一种解释学机器,一种“意义游戏”。这些“游戏”的基本规则之一是,所发生的一切都有意义,没有巧合,没有偶然性。每一件发生的事情都需要经过解释,才能达到它真正的意义。也就是说,是人的主观阐释,而不是事情本身,承载意义。由于这样一种游戏的意识,人无法严肃地正视事物本身,即使这样一种赋予事物意义的过程,也被视为是游戏,因而变得不可信赖。在这种游戏之中,我们失去了确凿把握世界的能力。这是一种比流行病毒更真切的威胁。

/uploads/image/2023/08/24/04 埃尔坎·厄兹根,紫色薄纱,2018年,单频彩色有声录像,16分钟28秒.png

埃尔坎·厄兹根,紫色薄纱,2018年,单频彩色有声录像,16分钟28秒

在中国的语境中,1992年后改革开放的深化给社会氛围带来巨大转变。当时有一些知识分子对这种转变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非常敏感,他们感受到最大的改变是人的欲望放开了,市场经济尤其刺激了人们的物质欲望,这给社会伦理带来许多挑战。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促成了在1993年出现的有关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参与讨论的知识分子指出,人文精神与人的欲望并不冲突,但人的欲望应该有边界,应该受到一定的制约。在这个讨论过去三十年后,今天人文精神所面对的挑战比三十年前更巨大。在曾经人文精神大讨论的主要参与者之一——王晓明教授看来,今日的社会中,人性被混淆为“丛林性”,即人都是自私的,人和人都是竞争关系,社会就像一个丛林,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都要往上升。丛林法则和欲望并不是人性。人性是超越这些自私的、物性的东西,如果没有这种“超越”,就不能称其为人。我们可以看到,在对丛林法则的确认和接受之中,人愈发需要依赖外在的结构,各种在商业和权力利益推动之下设计名义、产品和机制,以获得价值或意义的支撑。在这个过程中,人满足了消费的欲望,也让渡了自己创造和把握现实的能力,逐渐让自己的主动性和内在能力进入一种休眠的状态。

/uploads/image/2023/08/24/05 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死亡之歌,2021年,单频彩色有声录像,30分钟18秒.png

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死亡之歌,2021年,单频彩色有声录像,30分钟18秒

在艺术作为消费品和投资对象的现实推力主导下,探究现实的欲望和能力的逐渐丧失在当代艺术创作中也是一种显性的症候。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艺术界提倡纯化语言和去意义的创作思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艺术市场发力,艺术逐渐远离政治,放逐政治性和社会关怀,失去回应现实问题的能力。自2008年以来,当代艺术的去政治化和去历史化,在现实关怀和介入上愈加乏力,鲜有创作者具有艺术勇气、处理政治与艺术关系的视野和智慧。这些现象当然都有具体而复杂的现实因素,但我们急需可以借鉴的,处理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创作思想、精神和艺术经验。这也是中间美术馆持续要从全球视野中的当代艺术现场汲取出色的创作案例,并将这些多元的视角和思考方式呈现出来的出发点之一。

此次“意义”展集合了来自中国、巴勒斯坦、泰国、巴西、韩国、秘鲁等12个国家的录像作品,耗时半年多才最终成形。我们要特别感谢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他们自1996年创建以来便一直坚守公益宗旨,促进首都文化创新发展。得益于基金会的鼎力支持,我们才有机会实现此次展览。

/uploads/image/2023/08/24/06 全昭侹,日食 I 和 II,2020年,双频彩色有声录像,10分钟27秒,13分钟25秒.png

全昭侹,日食 I 和 II,2020年,双频彩色有声录像,10分钟27秒,13分钟25秒

“意义”展中的15件作品,呈现了口语、手语、眼神、图像、灯光、燃料容器等各种形态语言构建的相对世界。《潮起潮落》(Ebb and Flow)中的主人公——罗德里戈,纵使面临聋哑、艾滋、贫困等种种问题,但在加布里埃尔·马斯卡罗(Gabriel Mascaro)敏锐且有距离感的镜头下,他仍不断迈入“不可能”的世界,在夜店的鼓点中悦然舞动,“意义”由此展开。15位艺术家多生于八十年代,也有一些七十、九十年代生人。他们共享世界范围内技术革新带来的变化,同时无一不深刻关切着一方土地,捕捉思维的罅隙,并将个体的局限与挣扎具象化在观众的面前,“意义”的探寻由此展开。远在马拉西亚沙巴州的小女孩因为男孩伙伴的一句话,开始意识到社会对女性的定义。基于单一肤色调试出的相机算法,在非洲应用时却遇到一个致命的问题。身处和平环境中常误认为和平即是主旋律,但不论是郑润锡(Jung Yoonsuk)作品中骇人的集体谋杀事件,埃尔坎·奥兹根(Erkan Özgen)镜头中逃离ISIS(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威胁而前往伊拉克北部寻求庇护、日日跪拜祈祷的妇女,还是渡边玛雅(Maya Watanabe)平静影像背后种族灭绝遗留下来的6000个未被挖掘的万人坑和16000名失踪人员,都述说一个事实——战争和战争的威胁仍然与我们同在。我们种种的习以为常、理所当然构建起来的认知边界,都在平行时空有另一种解释与可能。正如展览结尾的作品《反转》(Reversal),殖民、资本控制、大规模工业化呼啸后残存的土壤上升腾出一缕缕幽灵,裹挟着困在其中的每一个人。试图挣脱,身上也不可避免地留下了痕迹。

/uploads/image/2023/08/24/07 提摩特斯·安格万·库斯诺,反转,2022年,单频彩色有声录像,22分钟.png

提摩特斯·安格万·库斯诺,反转,2022年,单频彩色有声录像,22分钟

语言影响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影响人的世界观,并影响人的思维,真实世界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群体的语言习惯之上。过去的三年,人们的视野因现实物理的受限而日趋收缩,浸淫在琐碎的所听所闻中,垒建出一个由自己的语言罗织出的相对世界,而语言的界限也就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同一时刻,不同个体都在面对一场场突围,其中问题既有地域身份的特性所致,更有普遍存在的挣扎,陷入一种更普遍的消极的心态:看不懂今天的复杂的社会结构、不相信有办法解决现实的困难、看不清未来、不信任现有的主流秩序……正是这种被迫承认自己不过是一个无知无力的小蚂蚁的恶劣心绪,把越来越多的人推向与“二战”以后的社会进步的主潮不同、甚至相反的方向,自愿封闭在各种类型的信息茧房中。这个世界的边界,在一次次碰撞中,或固若金汤,或坍塌破碎,或融合外展。“意义”展希望可以邀你迈出无形的结界,与平行时空的其他个体对话,为自我认知与重建提供一种不受束缚的可能。

参展艺术家

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安正柱、阿德里安·巴尔塞卡、致颖、伊金·基·查尔斯、许哲瑜、拉明·哈尔扎德、洛尼克·哈尔扎德、哈桑·拉赫马尼亚、舒鲁克·哈布、全昭侹、郑润锡、提摩特斯·安格万·库斯诺、加布里埃尔·马斯卡罗、埃尔坎·厄兹根、渡边玛雅

注:艺术家姓名按姓氏首字母排序。